醫學總監 劉國卿教授
劉國卿教授,公司醫學總監、專家委員會成員,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博士后,碩士生導師,美國血庫協會(AABB)會員,歐洲血液學會、美國血液學會、紐約科學家學會、美國過敏及免疫學學會會員。曾任教于重慶醫科大學,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醫學院臍血干細胞庫主任,從事干細胞科學研究20余年,從事干細胞庫管理工作13年,經驗豐富。
1993年獲得四川省教委重點科研項目“單份人體臍血干細胞經體外擴增后進行臨床移植的研究”。1997年應德國國家邀請,由德國國家教育部出資,作為中方血液學科學家赴慕尼黑進行臍血干細胞科研合作,獲得2項德國國家發明專利,2項歐洲共同體發明專利。
1999年受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醫學院邀請,赴美并組建了臍血干細胞庫,擔任干細胞庫的教授、庫主任。2004年主持美國佛羅里達州高科技開放項目“利用臍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多發性脊髓側索硬化癥的研究”。2005年為國際血液學領域權威人士Christopher A.Plug所著的《造血干細胞操作規程》一書,進行了專業技術上的書評,書評同時發表在學術頂級雜志《Cell Transplantation》上。在美期間總共獲得美國國家發明專利2項,國際發明專利1項。至今共發表論文34篇,主編和參編了《Umbilical Cord Blood-Derived Stem Cell and Brain Repair》等3部國內外學術著作。
實驗室主任 婁世峰教授
婁世峰教授,公司實驗室主任、專家委員會成員,重慶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內科教研室主任、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液內科主任,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青年委員,重慶市血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,重慶市中西醫結合腫瘤專委會副主任委員。《醫學參考報血液學頻道》編委、《重慶醫學》編委。
2003年完成重慶市首例無血緣關系異基因干細胞移植,填補重慶市空白,迄今已完成數十例白血病、淋巴瘤、多發性骨髓瘤等惡性血液病自體或異基因骨髓干細胞移植,同時順利開展單倍體骨髓干細胞移植。長期從事血液臨床研究,對血液病尤其是白血病、淋巴瘤診治有豐富臨床經驗,尤其對難治白血病及免疫系統疾病有獨到的治療經驗。
長期承擔重慶市血液臨床及內科疑難疾病會診任務。負責重慶市科委研究項目“131I-GM-CSF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”,負責市衛生局重點科研項目“免疫毒素IL-3-PE38KDEL對急性髓性白血病干細胞的作用研究”,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。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,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。主持項目“白血病靶向治療藥物131I-GM-CSF的開發研究”2009年獲重慶市政府科技發明三等獎。招收碩士研究生17名,對白血病靶向治療進行了深入研究。1998年2002年、2004年獲重慶醫科大學優秀教師獎、2006年優秀研究生導師獎,2003年獲重慶市教委電教成果二等獎,重慶醫科大學教學成果獎。
公司專家 簡華剛教授
簡華剛教授,公司專家委員會成員,醫學博士,碩士生導師,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急救部、創傷燒傷科和中心ICU主任。重慶巿第二屆急診醫學學科帶頭人,重慶巿衛局職稱評委,重慶巿中西醫結合學會瘡瘍(創面)處理專委會主任委員,重慶巿中華醫學會急診專委會副主任委員,重慶巿中西結合學會燒傷專委會、急診專委會副主任委員,重慶市勞動能力鑒定醫療衛生專家,重慶巿衛生局醫療事故鑒定專家組成員。重慶醫科大學學報編委,重慶醫學雜志編委,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編委,臨床醫學與檢驗雜志編委,中國藥業雜志編委。
近年承擔國家973分題1項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,全軍“十五”攻關課題2項,全軍“九五”攻關課題2項,重慶市科委院士基金課題1項。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,參與編寫醫學專著3部,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,第三軍醫大學醫療成果獎1次,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。在完成國家973分題研究中,發現了一新的與人皮膚創傷愈合相關的新基因片段,并在GenBank注冊成功。
|